怎樣才算是一款好普洱茶?|普洱茶品鑒
我們一般把十五年以上陳期的熟茶稱為老熟茶,十五至二十年稱為第三階段,二十年以上稱為第四階段。
作為三階段以上的老熟茶來說,我認為還是香港傳統(tǒng)倉儲(有人稱之為濕倉)放倉到位退倉也到位的比較好喝。除了熟茶所共有的“香甜醇厚滑”五因子標準外,一款好的老熟茶還應(yīng)該具備化感和氣韻。所謂化感就是茶湯入口不應(yīng)象干倉中生代茶那樣收斂,而是入口即化,有一種發(fā)散感,往往讓人有“口腔中若有似無,說無還有”的奇妙感覺。氣韻要生動,喝了茶要有精神,茶湯入口產(chǎn)生的是正能量和愉悅感,喉部舒展,有喝了還想再喝的感覺。
最后,老熟茶的香氣與新熟茶是有著明顯區(qū)別的,如果是香港傳統(tǒng)倉儲的話一般是參香甚至藥香,相比新熟茶的香氣表現(xiàn)得更加高雅更有貴族氣息。
需要補充的是:特別干燥存放的老熟茶,因為轉(zhuǎn)化(熟茶也有轉(zhuǎn)化的問題)的原因,往往表現(xiàn)差強人意甚至不如新熟茶。曾經(jīng)有當年云南省茶葉公司的朋友拿來九十年代初昆明茶廠生產(chǎn)的“福祿壽禧”熟磚來讓我品鑒,希望能送上拍賣公司的拍賣臺,但試過以后確實讓人失望,放得太干了,口感非常不好。另有一位旅日華僑托人送來了早期出口去日本的7562熟磚,同樣也因為放得太干而口感表現(xiàn)很差。
前面談到過下關(guān)銷法沱和昆明7581磚在第一、二階段如果干倉存放則口感表現(xiàn)一般般,但在經(jīng)過了香港傳統(tǒng)倉儲之后,往往給我們以驚喜。
在我看來,熟茶要么喝第一階段的精品,要么喝第四階段的精品,中間階段特別好的真不多價格也不便宜,當然第四階段的精品(比如文革磚)價格更貴。
三、中生代生茶
對普洱茶的理解要遵循它的客觀規(guī)律。這句話怎么理解呢?就是說,不要以為把新熟茶隨便放放就會變出參香藥香來,同樣地也要用完全不同于熟茶的思維方式來看待不同時期生茶的表現(xiàn)與變化。說得更透徹一點:你就把新熟茶、老熟茶、中生代生茶當成三種完全不同的茶好了。
紅印宋聘公認好喝,但我們不能拿紅印宋聘當成唯一標桿來衡量所有的生茶,于是我們把普洱茶人為地劃分成了若干個時間段(我劃了四個階段,分別是04年以后、04年至96年、96年至86年、86年以前),每個時間段都可以樹立一個乃至幾個標桿。中生代生茶包括了04年至96年以及96年至86年兩個時間段,其中的標桿茶不見得是最好的,但通過試喝這些標桿茶至少可以讓人有一個比較、有一個方向、有一個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的學習過程。
這些標桿茶大致符合“三句話標準”,即:強烈而剛猛的茶氣、豐富而愉悅的滋味、持久而綿長的香氣。茶氣強烈而剛猛、香氣持久而綿長,則這款茶一般茶質(zhì)厚重且倉儲較干,滋味豐富表示有苦有澀有沖擊力,但愉悅則是“苦化甘、澀轉(zhuǎn)津”速度較快的具體體現(xiàn)。你看,這些標準跟熟茶的標準是不是有著天壤之別啊?
從歷史的傳承性上來看,往往長期堅持生產(chǎn)有大量各類產(chǎn)品出產(chǎn)的大廠表現(xiàn)更為突出,尤以勐海茶廠從原料的使用和拼配工藝方面占據(jù)了絕對的優(yōu)勢。要不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怎么會只落到大益(勐海茶廠)的頭上呢?因此,我在“三句話標準”基礎(chǔ)之上又加了一個“味最釅”的判別標準,這是對一個茶從用料、工藝、倉儲以及今后轉(zhuǎn)化走向都很有意義的判別標準。
雷達發(fā)現(xiàn)目標需要“特征參數(shù)”,“三句話標準”加上“味最釅”就是我判斷一款中生代好茶的“特征參數(shù)”。如此說來,能夠拿得出手的中生代好茶大概就可以排排隊了,80年代中期以來存放較干的厚紙8582、88青餅、92方磚、96紫大益青餅、97水藍印7542、00年無R紅大益7542、01年簡體云7542、01年四號餅,大概就這些了吧。2007年初,白水清先生第一次來北京,有茶友問他88青之后什么茶有價值,我至今仍清楚地記得他的回答就是上述后五種茶。今天再看,白先生當年的回答是真誠而實在的,當然,其中有些茶因為訂制者的不同而會產(chǎn)生幾個不同的版本,用料不同、倉儲不同、品質(zhì)也各異,這是愛好者要十分留心的。
也會有人喜歡同期其他茶廠的產(chǎn)品,但在反復(fù)比較之后,我還是更欣賞大廠特別是勐海茶廠產(chǎn)品中的那種獨特的神韻。從性價比方面考量的話,有些下關(guān)茶廠的產(chǎn)品比如被稱為83鐵的90年代初無紙鐵餅(一說為去了包裝的8653)、倉儲得當?shù)?999至2001年間的中茶牌繁體字鐵餅、01年厚紙8853等都可以列入其中。還有一款茶不能忽視:有一定年份并受相當一部分茶友喜愛的下關(guān)甲沱。
至于老生茶,建議大家找鄧時海先生的《普洱茶》和楊凱先生的《號級古董茶事典——普洱茶溯源與流變》看看,雖然有個別謬誤但總體寫得都很好,只是老茶的價格已經(jīng)不是一般普通消費者可以討論的了。圍繞近幾年生產(chǎn)的新生茶,說的人很多,說法也不少,我個人認為可以再觀望一下,等待中生代好茶的“特征參數(shù)”的出現(xiàn),等待用料、工藝、倉儲等各方面因素在實踐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驗證之后再下結(jié)論不遲。
怎樣才算是一款好普洱茶?
普洱茶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