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蘇軾茶詩的豐富性|古代茶詩鑒賞
,來試人間第二泉”就強調了煎茶用水的重要性,惠山泉水澄清甘冽,佳茗美泉相得益彰。
蘇軾的《試院煎茶》中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煎茶的過程,“蟹眼”和“魚眼”指的是沸水中氣泡的形態(tài);“松風”是水微微沸的聲音,從水沸的氣泡和水鳴的聲音判斷出煎茶煮水的程度,再將茶投入茶碾之中碾成“蒙茸”,“繞甌飛雪”更是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高超的投茶技巧。在《汲江煎茶》一詩中刻畫了詩人煎茶前親自到江邊釣魚石上汲取深江清水的場景,更兼提出了對煎茶用水的選擇標準。“清”是飲茶用水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水質清澈純凈,才能正確反映出茶葉的色香味。“活水”比之池水、塘水更加自由不羈,也更契合詩人渴望在飲茶中得到心靈解脫的意愿。
在蘇軾的筆下,茶更有助文思、戰(zhàn)睡魔,甚至有醫(yī)病的作用。
《汲江煎茶》和《試院煎茶》中都反復提到“枯腸”“撐腸掛腹”,均是借用了唐代詩人盧仝《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之意,點明了飲茶清醒神智,有助于文思泉涌的功效。在《贈包安靜先生茶》中詩人想象奇絕,以“雪見羞”來描寫茶湯潔白勝雪,更強調建茶極大的提神破睡功效,東坡先生喝了可以“調詩腹”,居士飲罷可以“戰(zhàn)睡魔”。
《寄周安孺茶》中也有“破睡速”的說法,東坡先生偶然登上天峰山麓,采得山茶,自制自藏,自煎自飲,不必也不能比較其優(yōu)劣,只是喜愛它能破昏睡而醒神智。古人云:“茶益文人思!茶可以幫助詩人捕捉創(chuàng)作靈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茶有提神醒腦的功效。在《游諸佛舍,一日飲釅茶七盞,戲書勤師壁》中,蘇軾更是以極大的熱情贊頌茶的祛病功效。
蘇軾茶詩中展示的眾多宋代茶俗,直接反映了北宋茶風之熾。茶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茶事、茶俗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宋代的茶文化較之唐代更臻于成熟完善,茶作為一種豐富的載體,不僅僅只是滿足人們的“口舌之欲”,更重要的是它進入了文人雅士的精神生活,成為他們追求藝術化生活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顯示了茶文化獨特的韻味與風采。
二 、高尚品格的象征
以茶喻人。茶之性平和而蘊藉,清靜而韌,茶圣陸羽的《茶經》中云:“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中國,茶不但反映了各種社會文化風貌和人文精神品質,而且茶品與人品是相通的。蘇軾認為,茶有高潔的品格和德性,最似君子。詩人最為著名的茶詩《寄周安孺茶》中曾稱茶“剛耿”“廉夫”,盛贊了茶纖塵不染的剛耿之性和不受微穢褻瀆的廉潔之心!逗湾X安道寄惠建茶》中更稱贊建溪所產之茶別有不同,具有“君子性”,而且“可愛不可慢”“骨清肉膩和且正”,建茶之妙在于骨鯁正直的君子性情,既可愛可親又不可輕慢,使人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