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歷史、演變及發(fā)展
斯泰寫入《戰(zhàn)爭與和平》。《瀾滄縣志》稱:“有景邁、勐本、芒埂、糯崗、芒景、翁居、翁洼、芒洪等茶園為元代栽種”。
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將普日改稱為普耳,劃歸車里軍民宣慰使司管轄。萬歷年間(1572~1620年),李時珍著藥典《本草綱目》中記有:“普洱 茶出云南普洱 ”。明代編纂的《云南通志》記有:“車里之普洱 ,此處產(chǎn)茶”。兩書語若同出,一致將普洱 一詞和普洱 茶名固定,此后沿用不衰,至今無變。兩名固定時間,比清雍正七年(1729年)成立普洱 府早109年以上。很明顯,普洱 一詞是由唐代的步日元代的普日明代萬歷的普耳演變而來,其他種種說法,應(yīng)屬多釋之說。此時期的普洱 茶普遍受云南各族人士喜愛,明朝方志學家謝肇淅著《滇略》中將此情況記為:“士庶所用,皆普茶也”。
清朝(1644年~1911年),順治十六年(1619年),吳三桂平定云南,將普洱 、思茅、普藤、茶山、猛養(yǎng)、猛暖、猛棒、猛葛、整歇、猛萬、上猛烏、下猛烏、整董編為十三個版納,統(tǒng)歸元江府管轄。據(jù)《思茅縣志》載:“順治十八年(1621年),思茅年加工茶葉10萬擔,經(jīng)普洱 過麗江銷往西藏茶葉三萬馱之多”?滴跞辏1664年),設(shè)元江府普洱 分府,移元江通判駐普洱 ,為普洱 通判,管轄十三版納。雍正七年(1729年)設(shè)立普洱 府,為流官制,轄六大茶山、橄榔壩及江內(nèi)(瀾滄江以東、北片)六版納(即猛養(yǎng)、思茅、普滕、整董、猛烏、烏得),對江外各版納(即猛暖、猛棒、猛葛、整歇、猛萬)設(shè)車里宣慰司,為土司管制,根據(jù)流官管土官原則,普洱 府對車里宣慰司實行羈縻管理。同年在思茅設(shè)茶葉總店,將思茅城私商(指茶商)一律趕走,不得經(jīng)營茶葉生意。雍正十年,普洱 鎮(zhèn)總兵官李宗應(yīng)以巡邊到茶山搜括民財,普洱 知府佟世蔭又圖以“過山聚糧”再到茶山搜括,遭拒后辱打茶山千總刀興國,刀興國憤而發(fā)動茶山人民起義。在官軍六個月圍剿下,起義失敗,刀興國等人殘遭殺害。雍正十三年(1735年)設(shè)寧洱縣為附廓縣。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普洱 府轄一縣三廳及車里宣慰司。同年,清庭對普洱 府茶業(yè)情況作調(diào)查,對私商經(jīng)營茶葉有改動,道光《普洱 府志.食貨》對此況追述為:“普洱 茶名重天下,每年納茶六、七千馱(每馱120斤計,合72~84萬斤),入山作茶(指茶商及工匠)者數(shù)十萬人,茶客收買運于各處”;為了“杜絕釁端(鬧事),不許客人上山作茶”;又從收繳茶稅入手,準許私商辦“茶引”購茶,規(guī)定:“普洱 府年發(fā)茶引三千,每引收稅銀三錢二分(加其他稅費,合每引征稅一兩,年征收茶稅合三千余兩),行銷辦課,定額造冊題銷”。其后在府地設(shè)“茶局”專辦茶引發(fā)放、稅銀征收和貢茶的例銀發(fā)放、貢茶押運的監(jiān)督機關(guān)。
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 茶由于品質(zhì)優(yōu)良,茶味醇于他茶。早在唐代已獲西藏人民喜愛,在明代中期大量進入北京受到京城各層人民喜愛。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