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茶道的興起|茶道文化
步。
在臺灣文人化的茶館尚未出現(xiàn)的時候,生活化的品茗文化先起步。1977年,臺北林森北路的第一家工夫茶館開幕,與過去臺灣街頭的那些老人茶館不再一樣,何健生說,這些新開張的工夫茶館都普遍以蘇州園林的風格為裝潢主線索,強調(diào)中國古典元素。他們開始注重茶藝,也就是在賣茶之外,還教客人如何去泡一壺好茶。不過真正開始大規(guī)模傳授泡茶技術的,是陸羽茶室的老板蔡榮章。何健生那時候還在貿(mào)易公司工作,也去學習!皠傞_始搞的是通才教育,從茶的種類到怎么泡茶,都會教。然后是中級班,例如紫砂壺也是一門課程。慢慢地,學院越做越大,但是大的問題就是不夠精致。后來蔡榮章就開始辦基礎茶學教育了,以頒發(fā)證書為主,現(xiàn)在大陸的漳州也開辦了天福茶學院。文人化的茶道開始登臺!
文人化的茶道
何健生分析,當時臺灣茶道興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臺灣本土文化抬頭。有“本土文化”論戰(zhàn),是以“油麻菜籽”為主還是大中華文化為主,引得人們紛紛關注。結果黃春明等本土作家吸引了很多人的興趣,這股本土風潮不僅發(fā)生在文學中,還發(fā)生在音樂、美術中,也包括茶道。臺灣茶道走的是烏龍茶體系,本來就是本地產(chǎn)品,何況“當時的大陸還沒有開放,去不了,結果臺灣茶人們只能選擇泡好自己的烏龍茶,慢慢擴展到巖茶、普洱”。
說是本地茶道,不過茶道的母體還是大陸,翻閱古今茶書是第一位的。何健生說:“除此而外,還有很多人去日本尋找中國茶道,那里有大批明清時期出口的茶道具,比如煎茶道所有的具輪珠紫砂壺,就被臺灣茶人大規(guī)模引進。各種泡茶的手勢,在山水間席地而坐的方式,你要說是日本的吧,分明是中國的根,所以中國人引進來一點不覺得隔閡!
解致璋是手勢運用特別美的茶道高手。我詢問她是不是從日本模仿了很多東西,她告訴我:日本的樣式有其特定的含義,比如把茶端給客人的時候轉(zhuǎn)動碗,那是因為在古時,幾位客人使用同一茶碗,轉(zhuǎn)一下,幾個人的唇接觸碗的地方就不一樣了。但是中國茶道沒有這個規(guī)矩,所以她們泡好茶端給客人的時候,更注重客人接茶是不是方便,所以表面上有轉(zhuǎn)的手勢,但內(nèi)涵是完全不一樣的!白⒅囟Y儀,讓你的客人喝到一碗好茶的心是一樣的!
“很多東西,外觀相似,內(nèi)涵完全不同!蹦茶則來說,千利休使用茶則,會強調(diào)每次茶會都制作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以適應季節(jié)感和茶會的主題。而臺灣茶道不同,雖然那時候剛開始從日本學習了在茶席上使用茶則,但是一開始就強調(diào)要自己用竹子手制。何健生說,可能是手工撫摸后會導致竹子越來越有光澤,與中國人愛好古物的習慣相同。
臺灣的茶道,有濃厚的文化色彩,一開始有話語權的,就不是專門制茶的茶農(nóng),或者販賣茶葉的茶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