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周撫民的鐵觀音情懷|鐵觀音書畫
茶香字美,品茶賞字相得益彰。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也是茶文化的發(fā)祥地,書法作為中國文化中獨特的視覺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如今,茶道與書法成為了傳統(tǒng)文化中人們喜愛的藝術。鐵觀音被發(fā)現(xiàn)于古老茶鄉(xiāng)安溪,本身就是物競天擇的結果,幾百年來,安溪鐵觀音秉承天、地、人、種四者有機融合,體現(xiàn)歷史與現(xiàn)實交相輝映,社會與自然和諧共融。安溪鐵觀音,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作為中國茶文化的一支奇葩,其獨具的觀音鐵韻,清香雅韻,獨領-于茶葉界,“七泡余香溪月露 滿心喜樂嶺云濤 ”更是泛出了安溪鐵觀音和諧健康新生活的寫真!
茶道 書法 交相輝映
中國著名書法教育學家周撫民先生,出生于素有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舉世聞名的古都西安。他以博大的襟懷,坦然面對逆境,經(jīng)受文革的洗禮,十年磨一劍,他一手的狂草,筆驚風雨,紙蕩云煙,把中國書法融詩文風韻及喜怒哀樂之情于一爐。老師如竹、如梅、如松的人格魅力,視書法教育為神圣,設館授徒,傳播中華書法,通過對數(shù)千名成人和中小學生為期二十多年的實驗而創(chuàng)立的 “學書當從大字始”學說,為中央教科所列為實驗選題,老師高足遍布海內(nèi)外,使萬千弟子皆受恩。
中國文化“和為貴”的價值觀,正是通過中國書法成為世界藝術之林中的獨響,周老師的品德力量滲透在自己的書法藝術里,他的真誠、他的善良、他的博愛、他的嚴于律己成就了只有他自己才可以造就的書法藝術。更重要的是中國書法藝術與中國茶文化相輝映,與中華民族精神融為一體。
2012年四月,周撫民老師帶著對茶道藝術的向往和安溪鐵觀音的獨特情誼與厚愛,特別是和安溪珍田閣茶廠蘇志勇多年的忘年之交的特殊情誼,來到了聞名海內(nèi)外的安溪中國茶都共品論茶道與書道。安溪珍田閣茶莊蘇志勇與周撫民因茶結緣不僅是因為愛茶,更是因為二者都有著一顆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公益之心。
國飲 國粹 交融滲透
茶葉最早以藥用為主,到三國、兩晉時期,飲茶之風漸盛,尤其是文人雅士品茶、論茶,逐漸將飲茶融入他們的藝術活動,與詩詞書畫等藝術形式相互滲透,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到唐以后,出現(xiàn)了茶宴、茶會等文化形式。文人雅士在品茶之余,或把卷清談,說古論今,或吟詩作賦,欣然命筆,或揮毫潑墨,寄情書畫。茶的功能也由實用上升到了一種精神的享受和審美的需要。茶與中國傳統(tǒng)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茶被世人譽為“國飲”,書法被視為“國粹”。在茶和書法的發(fā)展過程中,它們相互影響,相互融臺,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品茶和書法同為文人雅事,在大的人文環(huán)境中,勢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