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貢茶|中國茶史
“鳩坑”,常州“陽羨”。此外,尚有浙江余姚的“仙茗”,嵊縣的“剡溪茶”等。
唐代貢茶絕大部分都是蒸青團餅茶,有方有圓、有大有小。其采制方法,根據(jù)陸羽《茶經(jīng)·三之造》載:“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發(fā)于叢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采焉。
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圆芍劣诜,七經(jīng)目!备鶕(jù)陸羽《茶經(jīng)》的成書年代(公元760~780年)和地點(湖州)來分析,《茶經(jīng)》中所述的蒸青團餅茶的采制技術(shù)可以認為主要是對“顧精紫筍”、“陽羨茶”采制方法的記載。
根據(jù)吳覺農(nóng)《茶經(jīng)述評》(1987年)的解析,唐代餅茶的制造過程是:蒸茶、解塊、搗茶、裝模、拍壓、出模、列茶、晾干、穿孔、解茶、貫茶、烘焙、成穿、封茶。
具體地說,用一種叫籝的竹籃子(又稱籠宮)去采茶。采來的葉子放在簞(小籃子)中,置簞于甑(木或瓦制的圓桶)中,甑置鍋上,鍋內(nèi)熱水,燒水蒸葉。蒸后的茶葉攤涼,再放在杵臼(又叫碓)中添加一定量泉水掏碎。搗后的茶葉倒入鐵制的規(guī)(又叫模、倦,有方形、圓形、花形等)中。
現(xiàn)置承(又叫臺、砧)上,規(guī)下墊檐(又叫衣、油絹制),經(jīng)拍壓成一定形狀的餅后,取出置芘莉(又叫籯子、旁良,竹編成)上晾干。定型后用綮(錐刀)穿孔,用樸(竹鞭)穿茶,一串串的餅茶用貫(削竹制成)掛起,置焙(烘茶地道)中下層棚(又叫棧,兩層木架)上,基本干后再移至上層棚上。全干后幾餅一穿即成。遇陰雨天氣,為防止吸濕劣變,將餅茶置育(木框箱,內(nèi)竹木制層架,中心置一小火盆)中,在微溫條件下,保持茶葉干燥。
(程啟沖)
唐代貢茶
中國茶史